“服务外包”——基于人力资源的朝阳产业

“服务外包”——基于人力资源的朝阳产业

时间:2009-10-4

- - - - - -

中国的服务外包产业从06年以后走上了快车道,政府的重视和充沛的人力资源供给,是推动这一产业发展的两大引擎。一般,欧美买家用“有效利用外部资源”来描述这一产业;印度人则讲“提供IT服务和基于IT

的服务”;我们叫做“服务外包”,当然也有人说这是“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”。而这一产业通常所说的“资源”一词说的就是“人力资源”。

   

说起服务外包,尤其是离岸服务外包,人们马上会想到业务外包的目标是为了降低成本。进一步思考人们才会理解到,由专业的服务提供商服务,由于服务商多年经验的凝聚,会使服务更加有效率、并有质量保障。再深一步探讨我们才会明白,这是发达国家的人力资源供给出了问题,必须通过服务外包,来有效的利用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源储备。这一点与制造业的全球转移非常相似,是新的一轮办公室产业的全球人力资源的从新配置,因为世界是平的,服务外包的核心是资源,是人力资源。

   

下面,我们先来讨论一下印度。大家都知道印度是人口总量稍逊于中国的人口大国,其人口总量超过10亿,加之其刚刚步入经济高速发展期,人口相对年轻。人们一般会理解,印度的人力资源会取之不尽、用之不竭。但实际上从06年开始,印度面对离岸服务市场的人力资源供给,就已经开始捉襟见肘了。最明显的表现是:行业的平均离职率高达35%(中小企业会达到50%以上),年平均工资增长率达到15%以上,同时服务交付质量开始下降。印度怎么会出现人力资源供给问题?其实这一点,日本人早就开始研究了。迄今为止印度的社会由于种姓制的原因,约一半人口没有机会接受教育,换言之,全国半数人口是文盲。在印度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数量就更少了,所以印度教育体系,每年向全社会提供的各级各类毕业生(中专、大专、本科以及研究生)的总量一直在300万左右徘徊。与服务外包相关,能够输送到产业的有效人力资源供给约在35到40万。

   

2008财年,印度实现服务外包总收入为717亿美元(其中2/3为离岸服务收入),统计的从业人员为223万。可见,如果以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年营业收入增长20%计算,2009年将需要44.6万人就业,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。何况,此前印度产业曾有过连续10年超过40%的增长呢!当然,始于2008年的经济危机压缩了全球离岸服务需求,让印度人有了短暂的喘息时间。但从总趋势上看,印度产业后继乏力已是不争的事实。

   

再来看一下我们中国。许多业内人士有一个共识:当印度的人力资源供给出现问题的时候,唯有中国能够有效的担起人力资源供给的责任。而今天我们服务外包产业面对的现实,也是人力资源供给不足,这就有意思了?

   

我国有13亿人口,同一年出生的人数(同龄人)为1600万。今年(2009年)大学毕业生将达到650万,加上高职、中专、研究生,保守估计会有约800万受教育人口需要就业。我们的“服务外包”和“软件与信息服务业”(在岸服务收入约500亿美元、离岸服务收入约50亿美元,合计约550亿美元)总规模与印度不相上下,产业从业人口应在200万左右。以年增25%计算,当年新增就业人口,也不过需求50万人。而与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相关专业的各类毕业生,保守的估计也应有100万人以上的供给能力,怎么就会出现人力资源供给不足问题呢?

   

与印度的产业进行对比你会发现,印度的受教育人口与IT服务产业需求,近乎达到1比1的关系,教育体系的总供给能力已经达到极限.人力资源的扩容空间微乎其微,种姓制、社会贫富悬殊以及大量住在贫民窟中“安贫乐道”的人们,从未觉得教育需要普及、应当普惠。加上弱势的印度政府无所作为,印度受教育人群的规模在未来的数十年内,不会有大的变化。尽管NASSCOM、TCS、INFOSYS等知名行业机构和IT服务企业,已深刻的认识到印度产业面临的“资源”危机,开始投入资金,普及基础教育。然毕竟杯水车薪,不可能解决印度由来已久的社会结构问题。

   

中国的服务外包(软件与信息服务业),为何也会出现人力资源短缺问题呢?为何在中国,一边是产业的人力资源短缺,而一边又出现毕业生就业难问题?可见是产业与教育的对接出现了问题。在此我特别想申明一点,这里不想批评谁,也不想评价谁,只是想讨论一下问题,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。出现这样的问题,也许是我国近三十年的发展速度太快了。

   

细想三十年时间,我们的高校招生规模由20万放大到650万,扩大了三十多倍。同期,工程学院普遍升格为普通大学、工程类学科升格为科学学科、统一且变化缓慢的教材体系,覆盖着不同级别(一本、二本、三本)的大学。企业对工程专业的资源需求与教育体系的供给之间,在不断的拉大距离,当然教育强调的是通才教育。然而今天,当同龄人中的半数以上,普遍接受了高等教育,或言高等教育已经普及了的今天,普通高等院校是否还应被视为象牙塔呢?实行了多年的精英教育,是否应向有文化的劳动者教育过度呢?

有的时候我们业内的人,会简单的描述我们对人力资源的需求:1、有基本的技术基础,经历过真实案例的实训,能在团队的作业流程中承担自己职位的责任;2、掌握人与人之间沟通、交流的技巧和相应的交流工具,处理离岸业务时,一定要用买家的语言(外包离岸国的语言)和沟通模式与对方交流;3、适应买家所在国的文化和企业文化,同时也要适应自己所在企业的文化;4、高级管理和高级技术人才,一定要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经过多年的锤炼。

   

关于语言问题,其实语言能力并不是阻碍我们离岸业务发展的根本屏障。只因我们的外语教育太过于强调读、写,而疏于听、说,准确的讲我们的学生学习的是外文,不是外语。试想,自小学到大学,16年的外文教育,学生每天用去两小时,到头来仍不会讲外语,一定是我们的教育目标、教材与教学设计的问题。但我觉得,克服这一问题并不难。我女儿在大学毕业出国读书之前,英文也是四级、六级全通,但就是张不开嘴。在北京的牛津英语班训练了两个月,口语就运用自如了。可见我们的英文教育基础还是好的,仅仅是目的与方法的问题。

   

同样的道理,我们的本科生,数理逻辑基础扎实,技术基础还好,仅仅是缺乏真实案例的训练。在一般情况下,只要经历三到六个月,全仿真环境的真实案例训练,基本是可以适应产业对人力资源要求的。其实,这也不仅是我们中国教育所特有的问题,印度的IT

培训产业发达,就足以说明岗前训练,在印度也必不可少。另据我的了解,此事在日本也是同样的!我想,仅仅是我们的教育体系,在前几年过度强调了产业化,而缺乏对市场、对需求的研究。“产业”扩张的快了一点,同时离市场的需求远了那么一点点。

   

总结起来,一个国家的在岸和离岸服务交付能力,取决于其人力资源的储备。国家的教育体系,应能有效的将充沛的人口资源,转换为人力资源。再有一个有效的训练市场,将人力资源提升为企业急需的人力资本,并能快速进入产业,创造价值。尽管,今天我们的人力资源转换衔接上,还有一些问题,流程上仍有瓶颈、不够成熟。但这完全不同于印度存在的,不可克服的由社会结构问题造成的人力资源供给能力问题。相信,不久的将来,“中国服务”于在岸和离岸交付市场上,都会形成与其人力资源储备相匹配的全球交付能力。